close
我搬家了!請點這裡繼續
(這裡只有摘要)
閱讀全文 ➜ 南方之南,夏日海岸(三)
今年去香港的時候,其中一個朋友聊到她理想中的對象,就要像陶淵明一樣有風骨。
我說:「拜託,陶淵明那種喝酒一定要喝到醉,醉了就跑、家裡空空如也,他本人倒是挺悠哉,沒什麼得失心,就這樣莫名其妙不上進過日子的人,有什麼好啊?」
朋友當時笑嘻嘻的戳著我的胸口說:「可是啊,妳心裡就藏著一個這樣不上進的陶淵明。」
我那時候聽不懂,從南方的夏日海岸假期返北之後,證實了朋友說的是真的--我心裡藏著一大把和表面完全是兩個極端的人格特質,這些特質,被我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,死命的扔到看不見的角落去。
為了要可以符合社會上的期待,我扮演著所有這個世界喜歡的特質,並且開始拒絕接受某一種樣貌的自己。不過這也不是我單一的遭遇啦,我想,應該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的。
我們都在社會化的過程中,開始拒絕接受某一部份的自己,並且強化另一個極端樣貌的自己。生命當中曾經出現過的愛人友人親人,也不過就是直接或間接的,影響了我們選擇要呈現哪些特質罷了。
可是這些最終都還是要我們自己負起責任來,畢竟當初是自己選擇為了求生存,或者為了贏得他人的認同,所以活出了他人期待的樣貌,並且與這個社會一起揚棄某些並不那麼喜歡、卻真實存在我們之內的特質,不是嗎?
丟棄,都是為了再找回來,況且,我們也不曾真正丟棄些什麼。那些我以為我丟掉的一大把特質,其實都藏在我的胸口裡,找到機會,就以失控的方式表達出來。
這個向內發掘的過程,會有些前人留下來的路標,會有些前人留下的經驗,但是那條通往我們心裡的路,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能走。我們可以看很多書、可以聽很多人對我們的分析和諮詢,但是最終不能逃避的,是走上那條向內的黑暗之路。
沒錯,我們的內在除了有光之外,還有更多是光的另一端,無邊的黑暗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